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1

人工智能与RPA不是裁员的“借口”,其将以3种方式颠覆劳动力 ...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10 17: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采用人工智能,人们也愈加关心它会对未来劳动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工智能和其他科学技术正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未来的工作。
各个组织也开始采用和试验人工智能,并以此来帮助预测这种创新技术在全面普及和融入工作方式时会对劳动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工智能以3种方式颠覆劳动力


在数字经济之中,人工智能将无所不在,成为众多产品形态的核心技术基础。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
根据阿里云研究中心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和应用价值两维度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出现三种情景。
一、服务智能。在人工智能既有技术的基础上,技术取得边际进步,机器始终作为人的辅助;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拓展、整合多个垂直行业应用,丰富使用场景。
二、科技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如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可以即时完全理解人类对话,甚至预测出“潜台词”。
三、超级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应用范围显著拓宽,人机完全共融,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且颠覆各个行业和领域,价值创造极高。
眼下,服务智能仍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的主要情景,并将成为未来3~5年内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趋势。
人工智能在实践中有三种主要应用:

  • 自动化复杂任务和端到端的流程;
  • 创造智能和有指导的数字体验;
  • 分析大量零散的数据集以释放洞察力和创造新的产出。
这些应用会对劳动力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将复杂任务和端到端的流程自动化,可以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并促使他们在组织内创造新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大规模的自动化会引发工作和职能的重构。创造更好的数字体验可能会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和创造能力,组织可以借助它来减少工作的整体负担,改善员工的福利和参与。
最后,释放洞察力并创造新的产出,可能会给劳动力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实时信息,可能也会达到增强决策和改善交付成果,提高劳动力的效率的效果。
综合人工智能在实践中的三种应用所产生的成效,能够有效的去创造劳动力的变革。人工智能可提供更好的、按需的洞察力,能够减少员工返工、并增加周转时间和提高绩效。


人工智能不是裁员的“借口”
从AI监工、到算法解雇人,再到机器人抢饭碗,“人工智能焦虑”已逐渐成为智能化时代人们的心结。
很多员工惧怕人工智能,特别是近年风靡各大公司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伴随这场RPA掀起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很多职业受到冲击,特别是那些基于规则、重复性高、附加值低的工作。
对于很大一部分员工来讲,AI、RPA软件机器人存在的意义更多则是加剧了职场的竞争与威胁。然而,事实上许多企业并没有把人工智能作为裁员的一种方式,至少裁员并不是组织的主要目标。
《德勤人力资本趋势报告》显示,64%的受访者将人工智能视为协助员工的一种方式,66%的受访者预计净增加或相同数量的工作,但执行的工作会发生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可以预测到,传统工作和职能都将会被逐渐被取消,但这并不一定等同于整体劳动力的减少。适合被取消的工作包括大量重复或基于规则的活动,更加适合机器执行的活动一般是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模式检测。
但随着传统工作取消,势必就会出现各种新的技能和工作,以架构、部署和支持人工智能。
最后,真正的趋势则是人机协同。采用人工智能、RPA与全职员工组合为“超级团队”,将会为组织带来更大的价值。当组织将人工智能扩展到整个财务职能部门或企业时,人工智能能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员工也会变得更加精简、更加专注、更有效率。
智能自动化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取代人,而是帮助人类释放产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AI、RPA技术的发展方向,即“人机共存,谋求共生”。伴随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和新工作的大量出现,人类将继续与机器人并肩,人机协作,实现生产力的增长。
相信今后,AI、RPA软件机器人会成为我们得力的助手、同事和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6 10:42 , Processed in 0.0997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